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歡慶抗戰勝利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作者速寫】羅德隆先生,民國三十一年考進空軍通信學校,投身抗戰,三十八年來臺,六十年退伍後轉任教職,七十六年退休。
 
民國三十三年二月,我自空軍通信學校正科班第一期畢業,自此加入對日抗戰的行列。
由於在三十二年,我們通信組通過空勤體檢的二十五位同學,到鳳凰山機場受過三個月特訓,學習飛機通信、定向和地面、空對地、空對空射擊等,具備了空勤通信員的條件和資格。
三十四年二月,我們在十二大隊見習的十二位同學,奉調到中美混合團第一大隊,自溫江機場前往白市驛機場,向大隊部報到,當時第三、四中隊同駐此機場,而第一中隊駐防漢中,二中隊駐防梁山;其中倪子松同學和我同在二中隊。
長長山坡上建有兩大排宿舍,中美兩國軍人各住一排。每間寢室兩張床,十之八九有張空床,代表有作戰失蹤人員;當時規定,凡作戰未歸者先宣布「失蹤」,三個月無音訊,才宣布「陣亡」。
和我同寢室的資深飛行官韓蘭根,為人隨和、健談,作戰經驗超過十次,經常對我描述轟炸黃河鐵橋的驚險歷程。
黃河鐵橋為第二中隊責任區,但也是日軍嚴密防護的交通樞紐。據情報顯示,日軍在鐵橋南端設二十七門高射砲,數十挺高射機槍。韓蘭根憶及當他飛到鐵橋一端,對準橋身,俯衝至距橋身將近五十英尺,把一千磅炸彈扔下,立即以蛇行或跳躍方式飛升,避開日軍高射砲射擊。抗戰勝利後,才得知他終究在轟炸黃河鐵橋任務中殉國,令人悲痛!
到梁山報到後,我們十二名通信員被調回白市驛,接受美軍提供的加強訓練,每人每天輪流至一架停飛的B-25轟炸機上,實彈射擊二百發以上。一個月後通過檢驗,重新分發到四個中隊,我和倪子松同時改分發到第一中隊。此時抗戰已近尾聲,戰況慘烈,自美受訓歸來的毛冠鳳同學,就在不久前隨美軍戰機出任務時被擊中,為第一位殉國的同學。
三十四年四月初,抵達漢中報到。四月中旬,我開始參與作戰任務,陸續轟炸河南許昌火車修理廠、洛陽西工營房、新鄉火車站、開封火車站、新鄉發電廠、中牟鐵橋⋯⋯等,共出十二次任務,最後一次是轟炸徐州火車南站,我都擔任通信員兼射擊士,位在飛機中端的通信艙,一次又一次地和長官、同袍一同經歷驚險的生死關頭,以癱瘓日軍交通,遲滯敵軍行進,直到抗戰勝利。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,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,全國軍民同胞陸續從廣播、報紙中得悉佳音,一時歡聲雷動,鞭炮聲不絕於耳,期盼良久的勝利終於來臨了,不禁喜極而泣!
抗戰勝利後,各級政府立刻復員,軍隊也大規模調動,我們空軍第一中隊,奉命移防漢口市。
由於人口返鄉回流,各大都市房荒嚴重,幸好軍眷人口不多,民間團體熱心贊助,譬如位在中山大道的漢口市總商會,就將兩側兩棟三層樓房,無條件借與國軍,左棟給空軍,右棟給陸軍,我就住在左棟二樓,民眾的真情,讓我感念至今。
本人已九十一歲,當年有幸參與對日抗戰,欣逢抗戰勝利紀念日,回顧歷次作戰之艱險和全民歡慶之景象,仍歷歷在目。
(點閱次數:1551)